当前位置:首页 > 讯情链接
深化实践 提升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效
发布时间:2025-02-19 15:07:00 | 【字体:

  2025-02-18来源:人民政协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推进协商议政。”厦门市思明区政协牢记使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打造高素质委员队伍、优化协商精选议题、推进协商式民主监督、创设协商平台,不断提升协商议政的质效。

  坚持学思践悟,着力打造高素质政协委员队伍。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思明区政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课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根本遵循,狠抓委员队伍建设,结合重大主题教育和专题学习教育,系统规划,逐篇精读深学,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脑。借助党校教授、专家学者、省市讲师团等优质教学资源,开办专题理论讲座。定期组织委员开展学习交流,并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调查研究、协商议政的能力本领,转化为高水平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为提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服务人民能力,区政协制定了政协领导挂钩界别、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开展经常性走访活动。以专委会和界别为单位,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任务清单,纳入委员履职积分考评体系,进入常委个人履职报告,致力联系一人、团结一片,浓厚“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氛围。

  聚焦中心大局,着力优化重点协商方案精准选题。思明区政协主动做好“报题”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中真切感知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好“征题”工作,召开参政议政座谈会听取党政主要部门和街道年度重点工作筹划;做好“点题”工作,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遵循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要求,确定重点协商议题和方案。建立与区委、区政府“议题共同确定、计划共同制定、活动共同参与、成果共同推进”协商机制,提升重点协商方案生成质量,形成办理合力。围绕城市更新、海洋文旅经济、国资国企改革、民营经济、人工智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等议题开展重点协商和课题调研活动,选题准、调研深,协商后形成的建议实,被党委和政府转化为相关文件和工作举措,协商成果快速落地生根、发挥效用。

  完善规范机制,着力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协商式监督的要义是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在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过程中增进团结、凝聚共识,工作必须扎扎实实,不能搞“花架子”,更不能“走过场”。区政协组建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组,本级权限不及的事项,可提前协商上级政协开展联合监督;听取承办单位落实法规政策和相关决策部署的情况介绍,商议开展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主要环节和方式方法;开展视察调研活动,采取理论辅导、实地察看、座谈了解、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力争把症结和原因分析透;广泛征集各民主党派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召开民主监督协商会议,发动委员全程参与办理活动。“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构建儿童友好社区”等重点提案办理和协商督办,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落实,成效显著。

  积极创设平台,着力提升协商议政效能。顺应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引导委员有序走进街道社区、走近人民群众,采取街道社区“点题”、群众“出题”和委员“选题”“答题”的方式,开展“微协商”。区政协在10个街道设立了86个“好商量”工作室,就近就便编配委员,基本实现辖区全覆盖。300名委员全部下沉一线,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3年来,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也链接了委员所在界别和单位的优质资源,深受街道社区和群众认可。同时,鼓励和举荐委员参与党政部门和社会行业的服务活动,推荐委员担任污水“两高”观察员、环保监督员、法院调解员、党风廉政监督员、政务体验官等;鼓励委员参与扶贫、助学、敬老、献血等公益事业;引导委员参加清洁家园、维护交通等志愿者活动,不断增强委员社会责任感。区政协还积极发动和组织委员走进媒体,围绕民生热点话题等开展电视议政,传递委员履职“好声音”,以“政能量”引导“大流量”,扩大政协协商影响力。连续10年开办电视节目“思明政协讲谈”,共播报234期,参与委员达500余人次,较好地凝聚了社会各界共识。

  (作者苏德本系厦门市思明区政协主席)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