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思明区政协医卫委视察健康思明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17 15:50:00 | 【字体:

  2025年9月2日上午,思明区政协医卫委以“督办提案、摸清实情、建言民生”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健康县区建设专项视察暨“健康小屋建设”重点提案督办活动。区政协副主席郑尤男带队,专委办主任周光光、提案办主任张兴以及相关提案委员共同参与,深入社区、工业园区及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做实“健康走基层,委员在行动”专委品牌,为“健康思明”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实地探访:三大场景彰显健康建设“思明温度”

  1. 黄厝塔头社区:打造城中村“健康治理样板”

  作为厦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标杆,黄厝塔头社区以大健康理念破题,探索出城中村治理新路径,通过构建“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健康社区,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创新样本。委员们实地考察生态化改造成果,亲水步道蜿蜒、绿植隔离带错落有致,“健康融入环境”的成效直观可见,让城中村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生态与健康福利。

 

 

  2. 塔埔社区:“15分钟生活圈”激活社区健康活力

  在塔埔社区,航空塔埔天地小云公寓与彩虹跑道成为健康建设的亮点。小云公寓内智慧健身房、篮球馆等活动设施一应俱全;更引人注目的是450米长的花园式空中塑胶跑道,以紫色活力带串联商业街区,不仅成为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健康打卡地”,也推动了“15分钟健康生活圈”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了观音山片区人群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3. 嘉晟集团:企业健康生态的“全链条实践”

  委员们走进观音山工业园区的嘉晟集团,了解到企业将“大爱·健康”理念贯穿管理全流程。通过制度化健康管理、标准化食堂运营,结合“嘉跑团”、急救培训、运动会等多元活动,集团构建起“饮食+运动+体检”的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同时配备职工书屋、健身房、母婴室,并设立“共享司机之家”,将健康服务延伸至员工及物流从业者,形成企业健康建设的“思明范例”。

 

 

  座谈恳谈:亮数据、提需求、谋对策

  1. 健康建设“成绩单”与健康小屋规划

  思明区疾控局局长邓辉强从六个方面通报了工作进展。数据显示:“健康思明”建设成效显著,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84.32岁,健康素养水平达40.46%,两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累计建成1190个健康细胞,60个健康社区中12个入选省、市优秀案例,“15分钟健康生活圈”覆盖率达100%。2025年规划建设的30个健康小屋将按高、中、基础三个版本分类覆盖企业、社区、学校等场景,目前已完成12个点位选址。值得一提的是,健康小屋云平台将与厦门市基层医疗云服务对接,实现居民检测数据实时同步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力家庭医生开展精准健康干预,真正激活“家门口的健康管家”。

  

  2. 园区健康服务“需求清单”

  观音山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乐乐聚焦企业员工需求,提出明确建议:园区员工对中医理疗、肩颈舒缓等“上门健康服务”需求强烈,同时一对一心理健康咨询存在显著缺口,亟须对园区健康服务进行整体性、定制化规划。

  3. 委员献策:三大建议推动“服务升级”

  结合视察与座谈,委员们围绕“让健康服务更精准、更可及”提出针对性建议:

  · 优化健康小屋效能:推动健康小屋与企业服务联动,增设“10分钟工位拉伸教学”视频模块,满足员工碎片化健康需求;

  · 扩大健康干预范围:将企业员工健康数据纳入卫生健康干预体系,联动专业心理服务机构,搭建园区专属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 提升小屋用户粘性:借鉴“健康有约”巡讲模式,在运营中引入“专家驻点+线上答疑”机制,增强健康服务的温度与专业度。

  总结部署:聚焦“民生实效”持续发力

  张兴主任表示,“健康思明”建设已实现“更深入、更生动、更可及”的新跨越,健康服务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让百姓拥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郑尤男副主席强调,健康县区建设既要算好“数据账”,更要算好“民生账”,核心是推动政策落地、让群众受益。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整合政府、政协、党派等各方力量,形成“同题共答、同商共议、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二是委员应发挥专业优势,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和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三是做好“后半篇文章”,尽快将委员合理建议转化成部门工作举措,委员们继续跟踪健康小屋建设进度与质效,不断夯实“健康思明”建设底色、提升民生温度。

收藏】 【打印】 【关闭